南北同頻共振 政企共謀振興 | 豐農控股董事長閆子銅帶隊赴黑龍江多地考察交流
黑龍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后備基地,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黑龍江堅持以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為農業強省建設方向,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近年來,在中央和地方政策感召下,豐農控股持續加快各地產業項目合作進度,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
近日,豐農控股董事長閆子銅帶隊先后赴黑龍江哈爾濱新區、牡丹江市、七臺河市等地考察,與當地政府部門共同圍繞農業生產托管、人才培訓、農業社會化服務、智慧農業和品牌升級等議題進行廣泛深入交流。
哈爾濱新區
共同推動新區新農服協同發展
哈爾濱新區規劃范圍為493平方公里,規劃形成包括沿松花江和呼蘭河北岸集聚的江北現代服務產業帶和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等在內的“一帶三片一園多平臺”產業空間結構,具有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核心片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市轄行政區“六區疊加”的政策集成優勢。
此行中,雙方在農業生產托管、人才培訓和社會化服務等方面達成系列共識。在當地組織的座談會上,哈爾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松北區委副書記、區長肖彬對豐農控股的發展模式和運營能力給予充分肯定,詳細介紹了相關政策優勢。
肖彬表示,除享有國家級新區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和省市出臺的相關行業優惠政策外,哈爾濱新區還對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多層面政策扶持,“豐農控股集團業務方向與新區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閆子銅介紹,豐農控股多年來聚焦國內現代農業服務領域,以“提升農業價值”為使命,深度布局“種、學、管、賣、投”五大農業服務板塊和“智、測”兩家研究院,投資布局農業生態企業30余家,與數百家政企單位達成合作。期待新區領導來豐農控股交流指導,共同推動新區新農服協同發展。
牡丹江市
聯手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牡丹江位于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區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因宜人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而有“塞外江南”的美譽,綠色產品遠銷俄羅斯、韓國、日本及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要堅定信心,打造樣板工程!”牡丹江市委書記楊廷雙對豐農控股在牡丹江穆棱的大豆種植托管項目充滿期許,希望雙方在有關項目上再接再厲、持續推進,瞄準切入點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樣板。閆子銅詳細介紹了豐農控股在農業社會化服務、涉農產業規劃、智慧農業等方面的優勢。
為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高質量發展,豐農控股組建了一支來自中國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英國牛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知名院校和機構的農業專家,并定期聘請外部專家指導技術研發,為農業社會化服務提供科學規劃指導。豐農控股開發的智慧農業系統,為農業社會化服務插上“智慧”翅膀,提供的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有效提升生產效率,推動農業產業改造升級 。
實踐中,豐農控股綜合評估區域實際條件,推導區域農業特色的發展方向,科學設計規劃方案,突破傳統涉農規劃瓶頸,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內生動力。今年6月,豐農控股與牡丹江市農業農村局簽署《牡丹江市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及數字農業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數字農業在牡丹江市實踐落地。豐農控股計劃投資5億元,助力打造牡丹江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七臺河市
以品牌為核心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
七臺河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高,“城在山水中,山水嵌城中”的北國園林風光獨具特色,盛產藍靛果、紅松仁、紅小豆、白瓜子等特色農林產品,勃利縣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綠色食品認證面積超過90萬畝,36個產品獲得有機食品標識。
交流中,七臺河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文力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閆子銅一行表示歡迎。七臺河希望借助豐農控股數字化品牌打造能力,著力解決七臺河農產品質優價不優問題,振興農業產業,提升農民收入。雙方圍繞農業生產托管、勃利縣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點和“學習強國七臺河專館”品牌打造計劃等議題達成合作共識。
目前,許多地區農業品牌面臨品牌競爭力不足、生產經營分散、市場競爭不平衡、品牌經營效益低下等問題,亟待通過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價值。
經過多年市場摸索,豐農控股數字化運營團隊錘煉出豐富的農業品牌運營經驗,打造的全國最大的農業自媒體矩陣,覆蓋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各類平臺,在“涪陵榨菜”百億品牌綜合管理方案、“產自臨沂”鄉村振興論壇等項目貢獻力量,以品牌為核心聚集農業產業優質資源,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
閆子銅表示,作為現代農業服務集團,豐農控股始終行走在農服行業前沿,為現代農業提供全產業鏈支持,爭當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為中國農業加快實現現代化貢獻微薄之力。